汪曾祺:夏天的昆虫

00:00
07:51
主播信息
365读书

365读书

主播:潮羽,365天每天更新一期。微信公众号:「365读书」(dus365) 微博:365读书v。
关注
365读书
4040
365天每天更新一期。微信公众平台【365读书】(dus365)
APP内查看主播
节目详情

# 夏季鸣叫昆虫

# 蝉类品种特征

# 蜻蜓生态习性

# 螳螂形态特征

# 儿童自然兴趣培养

# 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

# 传统童年游戏方式

# 秋叫蛆子饲养技巧

# 传统捕蝉工具

# 昆虫生态观察方法

汪曾祺在《夏天的昆虫》中细致描绘了夏日昆虫的多样性与趣味性。文中提到“叫蛆子”这类夏季鸣叫昆虫,包括体型粗壮的垮叫蛆子和通体碧绿的秋叫蛆子,后者可养于牛角盒中并越冬。秋叫蛆子饲养技巧需掌握玻璃裁剪方法,而垮叫蛆子则以辣椒为食,鸣声洪亮。
蝉类品种特征分海流、嘟溜、鸡溜三类,体型、颜色与叫声各异。传统捕蝉工具包括用蜘蛛网黏附的芦苇杆,展现了传统童年游戏方式的智慧。蜻蜓生态习性部分描述绿豆纲、灰蓝蜻蜓及红蜻蜓的形态差异,提到黄昏时蜻蜓视力下降,可徒手捕捉。
螳螂形态特征突出其翅膀嫩绿与头部灵活转动的特点,被称为“访之娘”。作者强调儿童自然兴趣培养的重要性,认为电子玩具泛滥可能限制孩子对自然的探索,昆虫生态观察方法如玻璃瓶观察蜻蜓,实则是激发好奇心的途径。
最后,文章呼吁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,提出人类应尊重自然,避免用“橡皮擦”抹去物种的诗意。真正的文明在于与自然共生,如与昆虫共享南瓜花的温柔,而非以科技疏离自然。

展开
大家都在听
评论(0条)
快来抢沙发吧!
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