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5. 国企纪检巡视审计:一句“参公”毁所有

00:00
06:25
主播信息
管理顾问王强

管理顾问王强

某顶级咨询机构高级合伙人、多年管理咨询经验,客户涉及政府、企业、大学及其他组织,在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方面均有自己的领悟和见解。希望通过音频节目,分享愚见,广结朋友
关注
国企改革研究院
189
0基础到管理专家 捞干的 拒绝华而不实
管理实战派
20
可以秒懂的管理实战
微咨询
--
最直言不讳的答疑; —国企改革、国企管理、国资发展、企业管理、个人生涯... 您还有哪些问题?
APP内查看主播
节目详情

# 国企纪检巡视审计问题

# 国企参公管理弊端

# 现代企业制度落实路径

# 政企分开改革难点

# 纪检部门监管视角

# 企业形式主义案例

# 国企价值创造目标

# 国企监管体系优化

# 国企业务特点适配

# 企业纪检巡视成员配置

某国企因摆放鲜花迎接客户被纪检部门批评为“形式主义”,引发企业领导与巡查人员的观念冲突。该领导指出,国企需通过市场竞争平衡成本与效率,但当前纪检巡视审计直接套用行政事业单位标准,忽略企业实际需求,导致正常经营行为被误判为浪费。这一案例反映了国企监管中“参公管理”的普遍弊端,即监管规则与企业特点脱节。
2024年中央发布的《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》重申“政企分开”原则,强调现代企业制度的落实需围绕“产权清晰、权责明确”等核心要求。然而,部分地方仍对国企实施全面参公管理,甚至干预日常经营活动,违背政策精神。演讲者以“踩油门与刹车”作喻,指出行政单位侧重价值再分配(刹车),而国企需聚焦价值创造(油门),两者监管逻辑应区别对待。
针对监管体系优化,建议结合国企业务特点设计专项监督规则,避免“一刀切”。例如,纪检巡视小组成员应优先选择有企业任职经历的人员,以提升监督针对性和有效性。此外,需警惕国企两极分化趋势:优秀企业通过科学监管持续改进,而管理不善的企业则因机械照搬行政规则陷入僵化。最终目标是建立适配国企发展需求的监管框架,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真正落地。

展开
大家都在听
评论(0条)
快来抢沙发吧!
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