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60、王小谟:唱戏还是做科研?他为国家设计空中“鹰眼”!

00:00
22:51
主播信息
程涵729

程涵729

热爱声音艺术的电台小编
关注
1039动听天下——最好听的历史照进现实
3837
精心制作的历史故事!古今中外的传奇往事!知名主持人、配音演员演播!
唐诗地图——听着唐诗游天下
147
电台专业主持人吟诵解读唐诗!再现唐诗背后的历史故事!与该诗相关的旅游景点介绍!集欣赏性和知识性为一体!
红色传奇
385
【北京交通广播出品】没错,是主旋律广播剧,但喵城打个赌?你肯定听得下去!不信试试看? 邀请宝木、陈光、729声工场等知名配音演员、北京电台主持人参与配音! 后期制作有多好,听了就知道!!
APP内查看主播
节目详情

# 三坐标雷达研制突破

# 国产预警机核心技术

# 无线电技术科研贡献

# 国防雷达研究机构

# 贵州雷达研究基地

# 机载雷达作战体系

# 国家科技最高荣誉

# 科学家京剧艺术情结

1938年出生于上海的王小谟,因少年时期对无线电和京剧的双重热爱,展现出超强的动手能力。他通过自制矿石收音机接触无线电技术,并在1956年选择进入北京工业学院无线电专业学习,由此开启国防科研之路。1961年进入国防部第十研究院后,他受命独立承担三坐标雷达研制突破任务,克服苏联专家撤离后的技术空白,通过研究遗留资料和自学英语文献,逐步攻克技术难关。
1970年代,王小谟带领团队在贵州雷达研究基地的艰苦环境中,完成我国首部集成化三坐标雷达研发,其性能超越同期美国产品,成为防空网络的核心装备。他创新性地为基地安装暖气和热水系统,提升科研效率,吸引人才扎根山区。
1992年,王小谟主导国产预警机核心技术攻关,面对国外技术封锁,他坚持自主创新,首创背附式相控阵雷达方案。2009年,其团队研发的机载信息化装备在阅兵式亮相,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少数掌握预警机完整技术的国家。他因此获得国家科技最高荣誉——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。
除科研成就外,王小谟的京剧艺术情结贯穿一生。他曾在大学担任京剧团长,晚年仍希望用业余时间钻研京剧。这位“老顽童”科学家将严谨的科研精神与艺术热情结合,展现了科技工作者多维度的精神世界。2023年,这位推动我国雷达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先驱者在北京逝世。

展开
大家都在听
评论(0条)
快来抢沙发吧!
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