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卡耐基 语言的突破——有效沟通、成功演讲宝典
《语言的突破》是卡耐基最早的作品之一。它出版后,在人类出版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:10年之内就发行了2000多万册,并且被译成了几十种文字,成为世界上最受推崇的“口才指南”。它促使人们努力向前,想自我挑战,激发了人们追求人生理想、实现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。不论从事何种工作的人,如果能按照本书介绍的技巧去做,都能获得非常大的效果。
16

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与强权原则
意大利哲学家马基雅维利在《君主论》中提出强权及功利的现实策略,强调为达成目标需不惜使用欺骗和诡计。他认为伪善的伦理困境会阻碍政治效率,主张摒弃传统道德束缚,通过战争征服和权力扩张维护统治。这一思想与基督教宣扬的“伪善本身就是回报”形成对立,后者将善行与神圣责任绑定。
塔木德慈善法典与伦理责任
中世纪学者迈蒙尼德基于犹太法典《塔木德》,提出慈善层次划分理论,从被动施舍到主动扶持自力更生,强调帮助穷人是体现公正的责任。这一理论暗合现代福利制度的道德逻辑,但同时也引发争议:慈善是否应脱离自律与责任关联,或仅为满足自我需求?
为善的动机与哲学争议
20世纪哲学家莫里斯·梅特林克主张“为善的自我满足性”,认为行善的幸福感超越外部奖赏,近似道德享乐主义。罗马诗人奥威德则批判功利主义现实策略,指出人们行善多因利益驱动。马基雅维利主义因缺乏道德内涵遭质疑,但其揭示的“权力优先”逻辑,呼应贝托尔特·布莱希特“先填饱肚子再谈伦理”的现实主义批判,凸显道德哲学实践争议在生存压力下的局限性。
沪ICP备06026464号-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
沪网文[2014]0587-137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:0911603
©2011-2019 qingting.fm ALL Rights Reserved.
应用名称:蜻蜓FM | 开发者: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