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欲望,高满足

00:00
11:08
主播信息
曹汇昆在观复

曹汇昆在观复

二十五年地产职业经理,热爱培训带领团队不断成长。推广东西方经典是最大的乐趣。有一人受益就好!
关注
名人例证系列
21
吉姆柯林斯用七个习惯来描述的比尔盖茨,吉姆柯林斯这样大师推崇的史蒂芬柯维及其著作,七个习惯作为内圣外王的宝典,是毫无疑问的。
教子有方
13
遇到某些情形,喵城总还是忍不住生气、发脾气,甚至爆粗口。如果孩子不在身边,喵城可能只是影响到当时的那一群人,暴露了自身修养不够;如果有自己的孩子在旁边,他们受到的影响可能就会比较大了,就不是你所期望的了:一种可能是效仿你,把发怒骂人当成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,一种可能是害怕你,担心某一天你的怒火会降临到他身上,孩子可能会学会逃避,甚至更糟,学会了装蒜——撒谎、假装无辜。
案例解析——七个习惯与管理
--
苦恼?你要相信,所有的烦恼都是你自己造成的,或者是你选择的。因为苦恼源于你,所以你也有办法消除它,这个办法就是运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。积极主动、以终为始、要事第一、双赢思维、知彼解己、统合综效、不断更新,就这七招,其实是七个系统,七种武器,能根治所有的烦恼。不信,你就来听听,但是你要承诺,听完之后去试试。
APP内查看主播
节目详情

# 低欲望社会现象

# 高满足生活状态

# 道德经治理思想

# 传统奋斗模式

# 年轻人躺平现象

# 社会价值创造

# 天道循环规律

音频围绕“低欲望社会现象”展开讨论,指出退休群体因财务自由、家庭自由等特点,呈现出“高满足生活状态”。这类群体摆脱了职场、婚姻等压力,契合《道德经》第三章中“虚其心,实其腹”的治理思想,强调减少欲望攀比以维持内心平和。
对比之下,部分年轻人选择“年轻人躺平现象”,表现为不参与社会生活、依赖网络娱乐,甚至拒绝传统奋斗模式。这种现象被类比为“天道循环规律”下的自然调整,可能源于前几代人过度竞争导致的社会资源透支。
音频引用“道德经治理思想”,主张降低物欲追求,但强调需平衡低欲望与价值创造的关系。通过富翁与流浪汉的寓言,批判以物质享受为目标的传统奋斗模式,提出奋斗动机应基于信仰和创造社会价值,而非单纯追求享乐。
最后,作者结合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,呼吁在低欲望社会中保持“社会价值创造”的主动性,避免极端躺平。引用“弱其志,强其骨”的理念,提倡在满足基本需求后,通过增强社会贡献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可持续发展。

展开
大家都在听
评论(0条)
快来抢沙发吧!
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