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后即可查看能否收听哦~
立即登录

20190912 诗词红楼5 桃花之歌

00:00
38:52
主播信息
百家讲坛

百家讲坛

让专家、学者为百姓服务
关注
孔庆东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
1412
孔庆东老师在《百家讲坛》的系列节目合集。合集共包含两部内容:《孔庆东看武侠与金庸小说》、《鲁迅》
于赓哲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
1186
于赓哲老师在《百家讲坛》的系列节目合集。合集共包含六部内容:《大唐巾帼传奇》、《大唐开国》、《大唐英雄传》、《狄仁杰真相》、《开元盛世》、《隋唐风云》
马未都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
3334
马未都老师在《百家讲坛》的系列节目合集。合集共包含七部内容:《马未都说家具收藏》、《马未都说漆器收藏》、《马未都说陶瓷收藏》、《马未都说玉器收藏》、《说收藏之杂项篇》
APP内查看主播
节目详情

# 桃花行情感递进

# 葬花吟感花伤己

# 黛玉与桃花情缘

# 红楼梦诗词意象

# 桃花意象双重内涵

# 宝黛共读西厢记

# 红颜易老物是人非

# 诗社重兴桃花为引

# 春寒欲醒桃花冷艳

# 黛玉命运悲情预示

《桃花行》是林黛玉继《葬花吟》《秋窗风雨夕》后的又一代表作,延续了其悲伤基调,但情感递进更为复杂。诗歌通过描绘初春桃花的绚烂,反衬黛玉内心的孤寂与哀愁,与《葬花吟》感花伤己的直白不同,《桃花行》以桃花意象的双重内涵(青春喜悦与红颜易老)为线索,从美景渐入悲境,暗示黛玉对自身命运的深刻预感。
黛玉与桃花的不解之缘贯穿《红楼梦》。沁芳闸桃花树下,宝黛共读西厢记并同葬桃花,使桃花成为两人爱情的见证。黛玉面若桃花的容貌与桃花短暂花期形成对照,诗歌中“花之颜色人之泪”的比喻,强化了她对生命易逝的敏感。而桃花行中“春寒欲醒胭脂冷”的描写,则通过冷艳意象折射出黛玉内心的绝望。
《桃花行》的结构分为三部分:先以桃花美景铺垫,再通过“闲苔院落门空掩”等场景刻画孤独,最终以“寂寞帘栊空月痕”收束,层层递进至情感高潮。宝玉读后落泪不赞,因其暗含黛玉对贾府衰败与爱情无果的预判。此诗亦成为大观园诗社重兴的契机,姐妹们借桃花社之名试图挽留风流,却难掩家族颓势。
桃花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与黛玉命运紧密相连。从葬花到咏桃花,黛玉始终以诗寄情,而《桃花行》更被视作其生命终章的哀音。诗中“花飞人倦亦黄昏”与《葬花吟》“花落人亡两不知”呼应,揭示了她对“春尽红颜老”的清醒认知,成为红楼悲剧美学的重要注脚。

展开
大家都在听
评论(0条)
快来抢沙发吧!
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