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郦波《“救时宰相”于谦》
《百家讲坛》栏目一贯坚持“让专家、学者为百姓服务”的栏目宗旨,栏目在专家、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“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”,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。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副教授郦波讲述“救时宰相”于谦的故事
960

嘉靖二十六年(1547年),23岁的张居正以翰林院庶吉士身份初入官场,正值内阁首辅夏言与次辅严嵩的权力斗争白热化。夏言因支持嘉靖帝“大礼议”事件上位,但性格倨傲,与皇帝、宦官关系紧张;严嵩则凭借撰写道教青词的能力和低调隐忍的态度,逐渐获得嘉靖信任,成为青词宰相的代表人物。
严嵩的政治手段以离间和借势为主。他通过迎合嘉靖皇帝道教信仰、拉拢宦官集团,并借“河套地区收复计划”事件陷害夏言。夏言因支持陕西总督曾铣的军事计划,被严嵩诬告勾结边将、以权谋私,最终在嘉靖二十七年遭处决。这场嘉靖朝政治斗争展现了权力中心斗争的残酷性,严嵩借此取代夏言成为内阁首辅。
张居正作为旁观者,首次直面高层权力博弈的震撼。他虽因翰林院编修身份与严嵩产生师生关系,并通过诗文与严嵩保持表面亲近,但未明确站队。夏言被严嵩陷害致死的结局,让张居正深刻认识到官场生存需平衡立场与权谋,为其后续应对徐阶、高拱等派系斗争积累了政治智慧。
河套地区收复计划的失败成为严嵩扳倒夏言的关键节点。夏言因疏忽家族关联和嘉靖帝多疑性格,被严嵩利用军事决策漏洞诬告,最终导致自身政治生涯终结。这一事件揭示了明代高层权力运作中,细节疏漏与对手借势打压的致命关联,也为张居正后续执政提供了警示。
沪ICP备06026464号-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
沪网文[2014]0587-137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:0911603
©2011-2019 qingting.fm ALL Rights Reserved.
应用名称:蜻蜓FM | 开发者: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