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后即可查看能否收听哦~
立即登录

《百家讲坛》 20170415 五百年来王阳明(7)龙场悟道

00:00
37:26
主播信息
百家讲坛

百家讲坛

让专家、学者为百姓服务
关注
孔庆东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
1412
孔庆东老师在《百家讲坛》的系列节目合集。合集共包含两部内容:《孔庆东看武侠与金庸小说》、《鲁迅》
于赓哲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
1186
于赓哲老师在《百家讲坛》的系列节目合集。合集共包含六部内容:《大唐巾帼传奇》、《大唐开国》、《大唐英雄传》、《狄仁杰真相》、《开元盛世》、《隋唐风云》
马未都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
3334
马未都老师在《百家讲坛》的系列节目合集。合集共包含七部内容:《马未都说家具收藏》、《马未都说漆器收藏》、《马未都说陶瓷收藏》、《马未都说玉器收藏》、《说收藏之杂项篇》
APP内查看主播
节目详情

# 龙场悟道思想起源

# 阳明心学哲学体系

# 石棺悟道生死体验

# 生死关精神升华

# 心外无物价值存在

# 知行合一实践智慧

# 慈悲心生死觉悟

# 哲学升华思想突破

# 圣人之道心性自足

# 价值支撑生命意义

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驿,面对瘴疠、追杀与恶劣环境,他通过生死考验完成了“龙场悟道”思想起源。目睹吏目父子三人客死蜈蚣坡后,他以慈悲心生死觉悟安葬并祭奠陌路人,由此触发对自身命运的深层反思,意识到“圣人之道心性自足”,最终在石棺中彻悟。
龙场悟道期间,王阳明通过石棺悟道生死体验,结合佛家慈悲与儒家坚韧,突破生死关精神升华。他提出“心外无物价值存在”,以岩中花树的哲学命题阐释心学核心:花的颜色并非客观存在,而是与观察者的感知共同构成价值关联。这一理论为阳明心学哲学体系奠定基础,强调主体意识对世界的构建作用。
阳明心学强调知行合一实践智慧,认为知识需与实践统一。王阳明以自身经历论证,人需通过苦难磨砺实现哲学升华思想突破。他批判当时士人因缺乏价值支撑生命意义而轻易放弃生命,对比屈原为家国大义殉道的行为,指出真正的生命价值在于融入更高维度的精神追求,如“滴水入海”般超越个体局限。
龙场悟道不仅是王阳明个人的觉醒,更成为华夏思想史上的转折点。其心外无物、知行合一等理论,为后世提供了应对困境的精神指引,强调内在心性力量与价值存在的重要性,深刻影响了五百年来中华文明的哲学脉络。

展开
大家都在听
评论(0条)
快来抢沙发吧!
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