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郦波《“救时宰相”于谦》
《百家讲坛》栏目一贯坚持“让专家、学者为百姓服务”的栏目宗旨,栏目在专家、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“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”,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。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副教授郦波讲述“救时宰相”于谦的故事
960

王阳明在正德五年(1510年)出任江西庐陵知县时,面对当地全民告状风气、旱灾瘟疫频发及盗匪横行的复杂局面,运用心学智慧提出“致良知理论”,通过“三招治理诉讼策略”扭转社会风气。第一招限制状纸格式,要求一事一告且字数精简;第二招以身体不适为由暂缓处理非紧急案件;第三招恢复洪武旧制,设立劝善亭和申明亭,结合乡贤文化社会治理,引导民间纠纷自主调解。
针对旱灾瘟疫治理措施,王阳明推行便民惠民政策,包括改造木质房屋结构、拓宽防火巷道、减免苛捐杂税,并亲自劝诫民众关爱疫病亲属。他通过知行合一实践方法,在清源书院讲学教化百姓,以德治与法治结合改善民生。
在盗匪审问良知启发中,王阳明以脱衣试探盗匪羞耻心,揭示其内心良知未泯,最终感化盗匪认罪。这一案例体现其“人人皆有良知”的核心思想,强调通过治良知唤醒个体道德自觉。
随着刘瑾倒台政治影响扩散,曾因得罪宦官被贬的王阳明迎来转机。其治理庐陵的成功不仅验证心学智慧社会治理的有效性,更奠定其后续平定叛乱、推广心学的实践基础。通过世上练的致良知理论,王阳明将儒家成长哲学融入现实难题,推动社会风气从诉讼成风向和谐自治转变。
沪ICP备06026464号-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
沪网文[2014]0587-137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:0911603
©2011-2019 qingting.fm ALL Rights Reserved.
应用名称:蜻蜓FM | 开发者: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