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郦波《“救时宰相”于谦》
《百家讲坛》栏目一贯坚持“让专家、学者为百姓服务”的栏目宗旨,栏目在专家、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“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”,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。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副教授郦波讲述“救时宰相”于谦的故事
960

曾国藩的家训核心思想强调“兄弟和则家运兴”,他在家族教育实践方法上倾注大量心血,通过千封家信对弟弟们进行严格教导,倡导以德行而非纵容培养家族团结。然而,兄弟不和矛盾根源在于曾国藩的长兄威严与严厉态度,导致曾国荃等弟弟对其疏远甚至指责,家族关系一度紧张。
曾国藩早期官场经历影响其用人策略转变,坚持任人避亲原则,宁用外人也不提拔弟弟,避免任人唯亲的弊端。但曾国华战死后,他反思家族教育不足,转而重用曾国荃,将其湘军嫡系培养为攻陷南京的核心力量,体现从“任人避亲”到“举贤不避亲”的智慧调整。
在家族团结核心理念驱动下,曾国藩后期对曾国荃的裁军决策背后考量复杂:既为避嫌权臣拥兵,又需平衡朝廷猜忌。他力劝弟弟自弃兵权归乡,展现修身养性智慧与家族利益优先的权衡。这一历史谜团深层解读揭示了曾国藩在私情与公义间的矛盾抉择。
最终,曾国藩家训中“兄弟和”的理念与湘军嫡系培养策略相辅相成,既成就曾氏兄弟功名,又因裁军决策保全家族长远利益,成为其家族教育实践与官场权谋结合的典型案例。
沪ICP备06026464号-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
沪网文[2014]0587-137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:0911603
©2011-2019 qingting.fm ALL Rights Reserved.
应用名称:蜻蜓FM | 开发者: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