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明太祖朱元璋》
在中国古代,一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,要吃过怎样的苦、走过怎样的路、经历怎样的磨难、付出怎样的代价,才能最终创建一个帝国,为万世开太平?这样的人,几千年来,有且仅有一个,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。朱元璋的个人经历是传奇的,更是励志的。那么喵城该如何去认识这个伟大的开国皇帝,如何去学习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取得成功的经验呢?《百家讲坛》栏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、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,为您讲述系列节目《明太祖朱元璋》。
965

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四十八年,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。其统治前期由母亲李太后、首辅张居正及太监冯保共同辅政。张居正担任帝师期间,严格教导万历,推行改革,使明朝经济稳定、社会安宁,北京城呈现“狗不夜吠”的太平景象。然而张居正去世后,万历亲政,逐渐摆脱李太后、冯保与张居正的约束,开启怠政模式。
万历亲政初期曾发动“三大征”,包括平定宁夏哱拜之乱、援朝抗倭战争及播州杨应龙之乱。这些军事胜利助长其骄纵心态,逐渐荒废政务。其怠政具体表现为“六不做”:不祭天地、不祀宗庙、不上朝、不接见大臣、不批奏章、不参与经筵讲学,持续时间长达近三十年。
万历皇帝的“六做”行为进一步加剧朝政危机:沉湎酒色、贪敛钱财、滥封庄田、挥霍国库、大兴土木及宠信宦官。他强占全国6.3%的耕地分封亲属,修建定陵耗银八百万两,甚至纵容宦官干政。这些荒唐行径导致国库空虚、民怨沸腾,为明朝灭亡埋下隐患。
史学家认为,万历怠政是明亡清兴的关键转折点。其不朝、不祭祖等行为严重破坏国家礼制与行政体系,致使辽东边患与内部矛盾激化。张居正改革成果被消耗殆尽,最终在李自成起义与清军入关的双重压力下,明朝于万历去世后二十四年覆灭,印证“明实亡于万历”的历史评价。
沪ICP备06026464号-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
沪网文[2014]0587-137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:0911603
©2011-2019 qingting.fm ALL Rights Reserved.
应用名称:蜻蜓FM | 开发者: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