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明太祖朱元璋》
在中国古代,一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,要吃过怎样的苦、走过怎样的路、经历怎样的磨难、付出怎样的代价,才能最终创建一个帝国,为万世开太平?这样的人,几千年来,有且仅有一个,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。朱元璋的个人经历是传奇的,更是励志的。那么喵城该如何去认识这个伟大的开国皇帝,如何去学习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取得成功的经验呢?《百家讲坛》栏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、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,为您讲述系列节目《明太祖朱元璋》。
965

明末社会矛盾激化,李自成因银川驿站裁员与饥荒被迫起义。崇祯年间,辽东战事加重辽饷负担,叠加中原大旱、瘟疫横行及军队腐败,导致民不聊生。天启七年陕西民变爆发后,燎原之势蔓延至全国,崇祯皇帝虽派兵镇压,但洪承畴松锦大战惨败,加速局势失控。
崇祯皇帝采取五类措施应对危机:派大学士李建泰代帝亲征、调兵勤王、议迁都南京、令官员捐银及遣太监监军。然而李建泰临阵劫掠地方,官员消极抗命,迁都争议无果,捐银演变为权贵敛财闹剧,最终措施均告失败。崇祯十七年三月,李自成攻破居庸关,守城太监开城投降,外城陷落后崇祯自缢殉国。
李自成进京后,对明朝官员实施残酷考掠。大学士魏藻德因拒交巨额银两,被拷打五日脑裂而死,其子亦遭斩杀。李自成短暂称帝后,因山海关战败撤离北京,下令焚毁紫禁城宫殿及城门,太和殿等建筑付之一炬,此举被史家批判为破坏文化遗产。此外,其部将强掠妇女、劫掠财物,加剧民心背离,为吴三桂降清埋下伏笔。
明末政权覆灭根源在于多重矛盾交织:辽饷压榨、天灾肆虐、军队失控及官僚腐败,最终在内外交困中走向崩溃。李自成起义虽短暂颠覆明朝,但其治理失当与暴行加速了自身败亡,清军入关后成为新的历史转折点。
沪ICP备06026464号-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
沪网文[2014]0587-137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:0911603
©2011-2019 qingting.fm ALL Rights Reserved.
应用名称:蜻蜓FM | 开发者: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